资讯中心

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种植技术 >

菊花病虫害防治

来源:宇代花木发布时间:阅读次数:100

(1)褐斑病褐斑病是真菌性病害,主要为害菊花的叶

片,从老叶开始逐步扩展到新叶。叶面出现大小不等的褐色斑点,后期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,并在病斑出现病原菌

小黑点,继而病斑扩大连片,然后叶干脱落。

防治方法避免连作,选择抗病品种,合理栽植,消除落

叶减少感染源;喷洒1:1:200波尔多液,或50%%甲基托布

1000倍液与801敌菌丹500倍液混合使用,或45%%百菌

清和多菌灵混合喷洒。设施栽培,由于湿度大,喷药可能扩大

发病率,可用百菌清烟熏剂治疗。

(2)锈病一种真菌性病害,通常分为黑锈病和白锈病两

种。白锈病在发病初期较为常见,叶片感染初期表面呈白色

斑点,并在叶背产生隆起的疱状物。疱状物破裂,散出大量褐

色粉状物,不久颜色加深,即黑锈病状态。此时病情极易扩

散,如遇多雨天气,发病率更加严重,会导致菊花生长受阻,叶

片变形,不能正常开花或大量落花。

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;清除病株、病叶,减少感染源;

避免连作;选择合适时机进行药剂防治,即在白锈病状态用

l5%%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控制病情,或用80%%代森

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。

(3)灰霉病一种真菌性病害,发病时产生灰褐色病斑,

随着病情的发展,颜色逐渐加深为深灰色,并出现菌丝体,主

要为害叶子和花瓣,通常发生在叶尖或瓣尖。

防治方法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;发病初期药剂治疗,可

50%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,或80%%敌菌丹可湿性粉

000倍液,或50%%甲基托布津l000倍液喷洒。

(4)立枯病为腐生性真菌病害,主要发生在苗期,发生初

期感染幼小植株,表现为生长衰弱,叶片失水下垂,最后枯死。

防治方法育苗环境应肥力均衡、湿度适中、通风透光良好;土壤消毒,可用50%%克菌丹可湿性粉剂,每亩;oo克与细土拌匀施入土壤中,或用50%%福荚双可湿性粉剂。

(5)菊蚜主要为害幼芽、新叶、花蕾等幼嫩部分,吸吮营

养汁液。轻者艮势变弱、花型变小,重者落叶甚至不扦花,并

可诱发煤污病及病毒病。

防治方法利用灭敌草蛉、瓢虫;药剂防治川l0%%吡虫

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或20%%杀灭菊酯2500倍液喷雾。

(6)菊天牛成虫产卵期为害顶芽,并产卵其上,幼虫向

下蛀食,导致植株顶芽枯死,不能开花,严重时全株付死。

防治方法人丁防治,于5一6月发生高峰期人工剪除受

害顶芽集中烧毁或清晨捕杀成虫;化学防治,90%%晶体敌百虫

1500倍液在5-6月每隔7~10天喷1次,可防止成虫产卵

及刚孵化的幼虫。

(7)菊潜叶蝇主要以幼虫蛀食叶肉组织,形成白色蛇形

虫道而为害植株。严重影响观赏价值及经济效益。

防治方法花后,地上部分全部清除,集中烧毁;药剂防

治,发现植株感染后用80%%敌敌畏1000倍液喷洒。